2022-06-27

Pentax K1 split image focusing screen 改裝裂像對焦屏

我的 Pentax K1 作為手動鏡專用機,一直以來都是靠機身合焦指示,透過光學觀景窗來對焦,不過近來在廣角鏡的對焦上失敗率增加,想找塊裂像對焦屏來輔助手動對焦,就向焦點工坊下單訂了一組Canon Ec-B水平裂像對焦屏來試試。

焦點工坊的套件提供一切所需的物件,對焦屏的選擇也很多,網站說明非常清楚,而且是臺灣在地廠商,建議看英文版的有 K1 的安裝說明頁面,中文版則參考 K3 的說明頁。

已將裂像屏試裝至機身,圖左為 PENTAX K1 原裝號稱非互換的全磨砂對焦屏。

開始測試是否正確合焦及是否影響機身功能如測光、機身對焦及合焦指示等。

經過二、三天的反覆測試,測光、機身對焦功能及合焦指示等暫時看不出有影響,測光在對焦屏後的五稜鏡處,目前似乎不受更換對焦屏影響,機身對焦在反光鏡下,本來就不經過對焦屏光路,合焦指示投影也正確呈現在新的對焦屏上。

利用測焦板及對焦實拍,再比對照片焦點,發現所有照片都呈現焦點前移的情形,需依據焦點工坊的K1/K3/K5等安裝說明頁,進行焦點前移時的調整,發現是因為機身內對焦屏銅框墊片的厚度所致,需換上焦點工坊套件內的專屬墊片,相關調整原理可參考以下說明或焦點工坊的對焦光路解說。 

粉紅色箭頭為銅框墊片,黃色箭頭是墊片的扣具,向上扳開即可拿出銅框。

原廠銅框收好,將來可復原

最後調整用了比原廠薄的墊片才達到適合的位置,裂像合焦時,機身對焦也合焦,對焦指示也同時亮燈鳴響,相片也呈現對焦位置正確合焦,原本 K1 的對焦精度就不錯,加上裂像屏的輔助,讓我在手動鏡的對焦上更加便利,再次享受透過光學觀景窗精確對焦,配合對焦環轉動逐漸合焦時的安心與暢快感,新的裂像屏亮度足夠,也不影響自動對焦鏡頭的使用,讓人不禁懷疑 PENTAX 原廠為何不出一片裂像屏供使用者選購,若是原廠應該可以完全對應不必特別調整,也可提高產品的特色,總之這東西我真的需要,相見恨晚啊。

為了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,製作一張圖表來推演,若觀念無誤,可作為更換對焦屏調整的參考。

自行推演的調焦概念圖

# 對焦屏位置調整概念:

鏡頭至對焦屏距離為Line-screen可以上下移動,鏡頭至成像平面為Line-focus則是不變的,鏡頭至對焦感測器為Line-AF也是可調整,前提是Line-AF=Line-focus代表機身自動對焦是準確的,也有可能機身就不準了,當Line-focus=Line-screen=Line-AF時才是看起來合焦,感測器也合焦,成像也正常合焦。

手動合焦時,若焦點落在後方代表Line-xxx大於Line-focus,若焦點落在前方代表Line-xxx小於Line-focus,若以Pentax機身對焦光路的Line-AF來說,後移加值,前移減值,若以對焦屏光路的Line-screen來說,後移加墊片,前移減墊片,觀察合焦的測焦圖,還會發現焦點前的條紋圖會泛出紅色,焦點後的條紋圖會泛出綠色。

過程中也試了一些大光圈的鏡頭及手動鏡,實拍看來合焦正常,拍測焦圖總是焦點前移,可能是機身對焦感測器的規格極限所在,光圈大於2.8的鏡頭,我感覺偏向出現焦點前移的情形,光圈小於2.8則機身對焦大致正確,但是使用大光圈鏡頭,可以幫助測試出對焦屏正確的上下位置,而手動鏡可能因為玻璃材質? 像差? 折射率或鍍膜?等因素造成合焦感測器的誤判,只能努力找出對焦屏的正確位置來協助手動對焦。

關於裂像對焦屏的調整原理,我寫了一篇筆記來說明:K1 裂像屏調整筆記

# 調整規格記錄:

原廠銅框厚約0.5mm,原廠磨砂屏含框厚約1.38~1.40mm,實際可能厚度是1.1~1.25mm左右,網路查不到原廠對焦屏合焦面上下位置的正確參數(網路找到的尺寸為38.25x26mm),不過因為磨砂屏的磨砂面是向上靠著五稜鏡的,也許0.5mm處就是對焦屏的焦點面,不過也有資料指出實際焦點面是面向反光鏡那面,那實際焦點面位置可能是0.5+1.2左右=1.7mm左右,依目前測試,對焦屏厚薄不同會有影響,所以原廠的銅框一定要換薄一些,至於到多薄,只好不斷測試了,也就是說真的焦點面應該就是面向反光鏡的那一面,對焦屏的厚度的確產生影響

原廠磨砂屏的合焦清楚前後範圍較大,在自動對焦時稍有誤差不易查覺,當自動合焦指示亮燈鳴響時,磨砂屏看起也幾乎是清楚的,當換上裂像屏時,因為聚焦面更加精準,造成觀景窗中的微小裂像誤差清楚可見,如果拍出來成像不合焦,這時就得透過更換墊片厚薄來改變對焦屏的上下位置了,以我的K1為例,必須換掉原廠較厚的銅框,改用較薄的墊片框。

套件的Ec-B裂像屏厚約1.45mm,內附厚的墊片框約0.28mm,薄的墊片框約0.14mm,先選用厚墊片,所以新對焦屏合焦位置會在0.28+1.45=1.73mm處,這時發現合焦時觀景窗仍有極小的誤差,可能是墊片太薄或太厚。也許有剛好0.3mm的墊片可能更適合,後來也手工製作了0.3mm的墊片,對焦屏合焦面暫時設定為0.3+1.45=1.75mm,總之無論實際焦點面是在上或在下,非原廠的對焦屏勢必要調整校正上下位置以符合機身的合焦需求。

目前正試用0.3mm左右或說是1.75mm的位置,並預設機身調焦值為 0,只能說這個組合最接近觀景窗裂像合焦時,機身合焦指示同時亮燈鳴響,成像的合焦情形似乎還行,用手動鏡時不必設定機身調焦,自動鏡則依鏡頭可能需要各別設定,將再長期試用看看。

目前手上的墊片從0.22mm、0.25mm、0.28mm、0.3mm都將試用看看,0.25的墊片也測試中,0.25出現無限遠不合焦,又換回0.3測試中。

自2022/01購入裂像屏後不斷測試,終於試出比較符合要求的狀態,文章內容也不斷更新至今,終於把原理及實務搞清楚,接下來再長期試用驗證吧。

記錄:

1.8至2.8的自動鏡大致正常合焦不必預設機身調焦值,除FA☆28-70/f2.8傾向嚴重合焦不正常,多半是後移,機身調焦+10還不夠,後來猜是後組脫膠,就送阿伯哪維修,所幸阿伯發現我的只是鏡片油霧,整理後就大為改善,雖然仍有後移,但較為穩定可預期,預設+10縮點光圈都算可用了,而且手動對焦準確多了。

目前還有一些心得,除了合焦感測器的規格能力、寬容度及演算能力外,一顆正常不移焦的鏡頭也很難得,除了新舊之外,材質、設計、像差、折射率、鍍膜等變因太多了,而且手上所有的鏡頭情況各有千秋,只能找出合適的最大值。

部份大光圈手動鏡似乎偏向焦點前移,可機身調焦-7輔助參考,或者不調直接手動對焦似乎也能合焦。


2022-06-16

Pentax 通用2.5半按對焦快門線--DIY Ds2 快門線

這篇文章是2007年寫,最近聽聞PFC在2022六月份後正式關站了,回想起多年來PFC一直是P家同好們的重要生態圈,未來不再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與同們相聚交流,實在非常可惜,而多年前的手工勞作至今仍可在Pentax K1使用,記得當年還做了一條給十三爺。

入手 Ds2 第一件想做的小手工藝就是快門線了,之前在 PFC 參考過不少的範例,趁著前幾天去電子找 Fujica ST801的電池時,也順便物色了些便宜零件,同行的朋友是美樂達的用家,他做過 M 家的快門線。其實,快門線的零件中,比較麻煩的是「對焦兼擊發快門」的這顆按鈕,市面上的零件中,我沒找到合適的零件,這需要一顆「三段三 P」(大概是吧)的按鈕,大家一般是找二顆按鈕分別當 AF 及 Shutter ,再找一顆Switch 當 B 快門,就在我們找不到合適零件準備離開時,朋友發現了一件看來不錯的東西。就是下面這玩意:(不好意思,以下圖多少有些手振)
 


這是一顆附開關的汽車點煙器供電零件,紅色的是有段的開關,右下凸出的是外接線口,本來物體中間還有片金屬彈片,但照片中已被我拆除了,這東東看來是改造的好零件,雖然我買回來時,壓根還不清楚它適用嗎?我只猜了它裡面的大概構造。買回來之後,拆了先,首先它的內部有電路板、附彈簧有段開關等元件,先全部解焊,第一要解決的是「附彈簧有段開關」,我要的是一個無段的,懶得出去再買,當場把它改了。當然,用買的大概也有接腳合適的吧!
 


把這零件肢解,其原理是有一金屬針與彈片,當你按下開關時卡住, 再按時彈開,我又不是要 B 快門,改了!只要拿掉金屬針,就變成無段的,這零件當作 AF 開關,有彈簧的回饋力道真不賴!
 
接著先介紹一下全部所需零件:1、附開關的汽車點煙器供電零件*1 
2、微動開關*1 
3、翹板開關*1 
4、棉花棒*1 
5、水性筆筆心管*1 
6、不要的滑鼠*1 
7、立體音3.5轉2.5連接線*1 
8、3.5立體音接頭*1 

 所需工具如下: 
1、烙鐵、焊錫 
2、斜口鉗 
3、三用電表(所有電路安排請參考 PFC 版上資訊,並以電表自行確認) 

下圖是將零件預排情況,至此我的期望各位看出來了?
 


可以再近一些,下圖已將微動開關以小鐵絲繞在電路板,並加快乾固定。多出來的小白棒是棉花棒,透明膠管是筆心管,這兩位和紅鈕合作,負責推動微動開關,以擊發快門。透明膠管以快乾固定,確保不會跑位,小白棒則延著規定方向上下滑動的。比較麻煩的是白棒的長度要試一下,以配合動作。
 



上圖是特寫,當紅鈕按下至 1/2 深度時,啟動 AF ,到底時白棒觸發快門,所有動作一顆完成。上方的翹板開關當 B 快門,可在觸發快門後順手撥下鎖定,或直接按下當 B 快門。
 


第一代完成,經測試後性能OK,動作滿意!白色線材是拿壞掉的滑鼠線,剛好是四心線。
 


較大特寫, B 快門處因修改切割稍醜點,改天找個補土修一下。
 
中間的洞是原金屬彈片所在,正想辦法修飾中。

2022-06-13

第一次嘗試製作鏡頭介紹影片

第一次嘗試製作鏡頭介紹影片,簡單記錄一下所用工具及軟體,雖然內容簡單,但影片錄製、講稿、旁白、道具、後製、剪接、特效、轉場、字幕到上傳Youtube全由自己包辦,終於對出片稍有了解,也體認了其中難處,成果說不上精緻,但低成本製作換來的經驗值仍是十分充實的。 

簡單的桌面配置

一開始就設定不露臉,免得畫面驚人,旁白則不得不自己來,但自己念稿的聲音不討喜,錄了才知字正腔圓、抑揚頓挫的重要,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。

硬體設備大致有,書桌,Sony攝錄影機,有遙控器,Sony原廠外接麥克風,有簡單的減噪功能,新買的可鎖桌邊的俯拍支架,附球形雲台,用來架設Sony攝錄影機,麥克風則另外用蛇管手機夾固定,小耳機用來監聽,日光燈,環燈,桌上型電腦等。

軟體的選擇以簡單易用,自由軟體或免費軟體優先:

OpenShot 影片編輯軟體,大致夠用,有時會當掉,介面簡單好上手。

VLC 影片播放軟體,播放試看用,自由軟體。

HandBrake 視訊轉碼及字幕寫入,可將Sony攝錄影機的MTS檔轉成OpenShot可用的MP4,也可將Srt字幕檔燒進影片中。

Audacity 開源的音訊編輯軟體,可錄音、剪輯、消除雜音等功能。

pyTranscriber 影片/語音自動辨識轉字幕,快速生出字幕檔的工具。

SubtitleEdit 字幕編輯校正,調整字幕檔的工具, 可同步顯示影片及聲波。


製作完成上傳的成果:https://youtu.be/TGTB10aewa4


沒那麼簡單。

2022-06-01

Asahi Optical Pentax M37/M42 Takumar 50系列老鏡資料

大部份50左右焦段的標準鏡為雙高斯鏡組結構,以下列出各代Takumar50系列標準鏡相關資料及演進。下圖為目前為止我的 Takumar 50系列鏡頭,標註橘字為我所擁有的鏡頭。

Takumar 50、55、58
#1、Takumar 50、55、58

M37 Takumar

  1. Takumar 1:3.5 f = 50mm ModelⅠ,全銀鏡,Tessar結構,四片三群,三代皆是。
  2. Takumar 1:3.5 f = 50mm ModelⅡ,全銀鏡。
  3. Takumar 1:3.5 f = 50mm ModelⅢ,全銀鏡,銘環黑底白字。
  4. Takumar 1:2.4 f = 58mm 有全銀鏡及銀黑鏡二款(M37的銀黑鏡我沒看過),特別的Heli-nar鏡組結構,五片三群,Ø40.5(圖#2左二),此規格僅此一支,有原廠金屬前後鏡頭蓋及專屬兩件螺牙式遮光罩。

M42 Takumar

  1. Takumar 1:2.2 f = 55mmØ46,前鏡群分離的簡化雙Gauss結構,五片五群,預設光圈,銀五環鏡外觀,有三款距離尺表,分別為公尺、英尺及公、英尺皆有,以年份來說應該是旭光學第一代雙高斯鏡。
  2. Takumar 1:1.8 f = 55mm,Ø46,前鏡群分離的非對稱雙高斯結構(Ultron Type),之後的55mm都是類似結構延續,六片五群,第一代大光圈55mm標準鏡,銀環鏡外觀,同期最晚發售,十分稀少,據說是當時少有的大光圈單眼標準鏡,因其稀少與價高,我沒有此鏡,但其光學結構與後來的Auto-Takumar 55mm 1.8 班馬鏡一樣,擁有斑馬鏡倒是實惠多了。
  3. Takumar 1:2.4 f = 58mm,Ø46,特別的Heli-nar鏡組結構,五片三群,M42版為銀環黑鏡外觀,此規格僅此一支,可與下列 58mm f2 共用遮光罩。
  4. Takumar 1:2 f = 58mm,Ø46,有高工藝成本的三片膠合鏡組,是少見的短焦距Sonnar鏡組結構,銀環黑鏡外觀,亦有少見的全黑版,是第一支有紅外線標記的Takumar,此規格僅此一支,有原廠兩件式外鎖遮光罩。(圖#2右一)

#2、初代 Takumar

Auto-Takumar 此系列標準鏡全部都是相同的前鏡群分離的非對稱雙高斯結構,六片五群。
  1. Auto-Takumar 1:2.2 / 55mm,Ø46,雙Gauss鏡組結構,半自動光圈,有黑色光圈環或銀環鏡外觀,距離尺表不同有二款,有特別的兩件式遮光罩,比上一代Takumar 1:2.2 f = 55mm多了一片鏡片,六片五群,光學結構同Auto-Takumar 1:2 f = 55mm,但鏡前銘環多出遮擋環使得光圈變小,可能以外銷為主。
  2. Auto-Takumar 1:2 f = 55mm,Ø46,前代,雙Gauss鏡組結構,半自動光圈,銀環鏡外觀,有特別的兩件式遮光罩,白字距離尺表,光學結構同Auto-Takumar 1:2.2 / 55mm,六片五群。
  3. Auto-Takumar 1:2 / 55mm,Ø46,黃米藍英尺距離尺表文字,後代,規格同上。
  4. Auto-Takumar 1:1.8-22 f = 55mm,Ø46,半自動光圈,Takumar 全系列中唯一斑馬鏡造型的1.8標準鏡,10片光圈葉,有全黑版與Pentax K搭售。(圖#3左二)
  5. Auto-Takumar 1:1.9 f = 55mm,前置預設半自動光圈,唯一斑馬銀環鏡造型的1.9標準鏡,極少見,與Sears發售的Tower 29機身搭售,有全黑版。
  6. Auto-Takumar 1:1.8-16 / 55mm,Ø49黑鏡,外觀上幾乎已等同全黑的Super-Takumar 55mm,可能有8或6片光圈葉,大概是第一顆有頂針自動光圈的Takumar,鏡片含稀土原料,取消光圈上弦撥桿,改為M/A切換,造型上幾乎確定了後來的Takumar鏡頭的統一外觀,除了以下特點稍異:1、細直紋的對焦環和光圈環。2、光圈值順序和其他Takumar相反。3、M/A開關切換方向也和其他Takumar相反。4、部份鏡頭景深尺表樣式不同,個人認為此鏡是Takumar造型上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。(圖#3右二)

#3、右一的八枚玉造型是後期統一的 Takumar 標準外觀

Super-Takumar
  1. Super-Takumar 1:1.4 / 50mm ModeⅠ,僅此一代八枚玉,八片六群設計,6片光圈葉,紅外線標記在景深尺表4之右,有較突出的後鏡組,粗肋紋光圈環及對焦環,M/A開關為舊式,僅標記小字的M及A,不像後期標示為Auto/Man,被稱為Planar-Killer,是第一代Takumar大光圈50mm標準鏡,重量約245克,約1964~1966年發售。(圖#3右一)
  2. Super-Takumar 1:1.4 / 50mm ModeⅡ,初代七枚玉登場,七片六群設計,6片光圈葉(最後期8片光圈葉,可能有光圈值偶合桿及S-M-C),紅外線標記在景深尺表4之左,此後的50mm都是七片六群,部份鏡頭光圈值2標記為白點,重量約230克,約1967~1971年發售,鏡片可能含有釷氧化物而黃化。
  3. Super-Takumar 1:2 / 55mm ModeⅠ,細直紋對焦環及光圈環,也存在細直紋光圈環加上粗助紋對焦環版本,1:2 / 55為黃字,有光圈值正序及逆序二版,逆序版光圈環可轉超過f2,且M/A切換方向不同,鍍膜顏色由紫藍變粉藍。
  4. Super-Takumar 1:2 / 55mm ModeⅡ,粗肋紋對焦環及光圈環,1:2 / 55為黃字,後期版本有光圈值偶合桿但無S-M-C。
  5. Super-Takumar 1:1.8 / 55mm ModeⅠ,細直紋光圈環及對焦環,,也存在細直紋光圈環加上粗助紋對焦環版本,光圈值有正序版及逆序版,外觀如同Auto-Takumar 1:1.8-16 / 55mm,僅鏡前銘環文字不同。(圖#3左一)
  6. Super-Takumar 1:1.8 / 55mm ModeⅡ,粗肋紋對焦環及光圈環,後期生產序號同S-M-C版,後期版本有光圈值偶合桿但無S-M-C,可能部份有橡膠格紋對焦環。
Super-Multi-Coated TAKUMAR
  1. Super-Multi-Coated TAKUMAR 1:1.4 / 50mm,附49mm圓型遮光罩,8片光圈葉。
  2. SMC TAKUMAR 1:1.4 / 50mm,橡膠格紋對焦環,粗直紋光圈環,附圓型遮光罩,50、55通用,8片光圈葉。
  3. SMC TAKUMAR 1:2 / 55mm,橡膠格紋對焦環,粗直紋光圈環,鏡前銘環上1:2 / 55為黃字,此鏡與1.8 /55mm實為同一顆,但鏡內有一遮擋環將光圈封印在f2。
  4. Super-Multi-Coated TAKUMAR 1:1.8 / 55mm,前期無光圈值連桿。
  5. SMC TAKUMAR 1:1.8 / 55mm,橡膠格紋對焦環,粗直紋光圈環
另有三代微距鏡
  1. Macro-Takumar 1:4 / 50mm 放大倍率達1:1。(圖#2左一)
  2. Super-Macro-Takumar 1:4 / 50mm。
  3. Super-Multi-Coated MACRO-TAKUMAR 1:4 / 50mm。

 

20171028V1、20200904V2更新照片及內容、20220601V3新增M37鏡頭內容